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描写月亮的思乡古诗(感受古人咏月思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9 10:06:35    

不觉间暑意尚未褪去就已到了中秋。

华灯初上时,湿热的空气里渐渐的渗出了几许丝丝凉意,夜深时有缕缕清风携着秋意姗姗而来,树叶在中秋的月光下随微风轻轻摇曳。

抬头望去,这中秋的月亮是那么的具有美感,富有情趣。

难道不是吗?或许你不以为意,但千百年来它总是给予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深的寄托。

它使人情思万缕,它使人百感交集,它使人辗转难眠,它使人慷慨激昂。

在中国人眼里中秋的月亮是属于故乡的。在我国古诗中咏月诗词,望月思乡,始终是永恒的主题。

宋代诗人释惠崇在《晚夏夜简程至》中写道:

中夕坐清簟,繁星时复流。

扇声微变暑,井气忽生秋。

为客方经楚,思乡欲上楼。

云山殊未返,相顾两悠悠。

诗人半夜还没有入睡,月光下,坐在清凉的竹席上,看着不时划过天际的流星。摇着扇子,忽然觉得秋凉。身在异乡,不由得思念着遥远的家乡。天高路远,却只有无语凝视着家乡的方向。

唐朝诗人薛能在《秋夜山中述事》中写道:“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山高霜浓,风寒草凄,入夜了,诗人却还开门独坐,极目远望,透过山障树遮看到的是故乡的明月,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正在感叹回去的晚了,却又听见塞上秋雁正连夜南归,此刻,诗人也归心似箭了。

三国曹丕拟乐府所作《杂诗》中写游子秋夜不能入寐,披衣徬徨。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渡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薛能还只是归期晚了些,而这位游子却是欲归无路,有乡归不得,“断绝我中肠!”这痛极悲极的叹息声,使人闻之泪下。

身归故乡,要受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梦都挡不住,心更阻挡不了。而月亮,正是心归梦归的绝好引导者。

王安石在《葛溪驿》中写到:“缺月昏昏夜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霜早,归梦不知山水长……,”王安石病于驿站,一时归乡不得,梦却在那弯镰月迷朦的光照里,飞越千山万水,径直回故乡去了。

清朝诗人袁枚身在广西桂林,离家乡浙江钱圹路远水遥,无奈写下:“我本天涯万里人,愁心忽挂西斜月!”也只好把那颗苦苦思念故乡的心托月亮带回了。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其独特的色彩来描绘他们心中思乡至美的画卷。细细品来,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关文章

北大荒种业创新联合体成立

2025-04-19 08:51:00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星~06星

2025-04-19 08:40:00

贵阳、六盘水两地民房起火,皆是因它而起…

2025-04-19 08:39:00

诈骗案频发 全台最大“假出金”犯罪集团诈骗逾百亿被起诉

2025-04-19 08:34:00

山西考古博物馆:赠送文化专题书籍 引领学生探索新知

2025-04-19 07:27:00

自制“三无野药”售往全国,“民间秘方”牵出假药生意

2025-04-19 06:53:00

广西力促农业数字化发展

2025-04-19 06:39:00

中国联通海南海口国际信息港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2025-04-19 0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