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日讯(记者 王晨)2024年券商经纪业务成绩单揭晓,24家公布年报的券商中,22家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实现正增长,仅2家出现负增长。
头部券商凭借规模与资源优势持续领跑,中信证券以130.06亿元经纪收入稳居榜首,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紧随其后。区域性券商如国联民生、华林证券则通过深耕细分市场实现超20%的高增速,成为行业亮点。
据24家券商年报数据显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全面增长,成为驱动业绩的核心引擎;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却遭遇滑铁卢,17家券商收入下滑;交易单元席位租赁业务亦受市场活跃度下降及政策调整冲击,19家券商收入同比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代销业务和交易席位租赁业务的承压与公募基金降费新规密切相关,权益类产品遇冷叠加费率下调,导致多家头部机构收入腰斩。与此同时,“9·24”行情带动市场交投活跃,推动代买业务收入水涨船高。在这场行业大考中,头部券商强者恒强,部分中型和区域性券商成功逆袭。
22家券商经纪业务正增长,头部机构强者恒强
2024年,A股市场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尤其是“9・24”行情的启动,为券商业绩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从已公布年报的24家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数据来看,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24家公布年报的券商中,22家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仅中金公司(-2.80%)和东方证券(-4.03%)两家出现负增长。经纪业务仍是券商核心收入来源之一。
头部券商优势稳固,中信证券以130.06亿元的经纪业务收入稳居榜首,同比增长6.93%;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紧随其后,收入均突破70亿元,增幅在9%-17%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东方财富凭借互联网平台优势,以69.80亿元收入跻身第五,同比大增19.74%,成为中型券商逆袭的典型。
区域性券商如国联民生、华林证券等,通过深耕本地市场或聚焦特定客群,实现了超20%的增速,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其中国联民生以29.44%的增幅位列增速榜首,中原证券(25.28%)、华林证券(24.75%)、红塔证券(24.73%)、方正证券(24.22%)、南京证券(23.17%)、华安证券(20.83%)增幅靠前。

代买业务表现突出,市场回暖成关键引擎
作为券商经纪业务的核心支柱,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在2024年表现尤为突出。24家券商的代买收入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15家券商增长在20%以上。
方正证券以34.96%的增速领跑,华安证券、信达证券等中小机构增幅也超过25%。头部券商的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三家代买收入合计占比超24家总量的30%。
2024年A股市场行情的回暖是券商代卖业务收入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自“9・24”行情启动以来,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攀升,日均成交额大幅增加。据统计,2024年全年A股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达到1.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57%。市场交易的频繁使得券商代买手续费收入随之水涨船高。

代销收入普遍承压,受公募降费影响显著
与代买业务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在2024年遭遇“寒冬”。超七成机构收入下滑,头部券商普遍承压。另外17家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均下降,其中23家降幅超过10%,10家降幅超20%。降幅靠前的前五家券商分别为南京证券(-57.52%)、国投证券(-40.39%)、银河证券(-29.56%)、中泰证券(-29.40%)、中金公司(-29.10%)。
逆势增长的案例屈指可数,24家券商中,仅7家实现正增长,分别是国联民生(72.51%)、华林证券(30.09%)、东方财富(8.72%)、光大证券(8.35%)、国海证券(5.36%)、招商证券(4.19%)、信达证券(3.43%)。
增速最高的国联民生,2024年金融产品销售规模402.78亿元,同比增长118.07%,期末金融产品包邮两209.56亿元,同比增长8.41%。华林证券年报也透露了公司在金融产品上的发力,一方面着力于AI投顾研究,另一方面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与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体系,丰富策略类型,精选优选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2024年公司非货金融产品规模上升12.64%。

还有多家券商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代销金融产品销售总规模或年末保有规模是增长的,但报表中的代销收入却是下降的。还有部分券商代销规模和代销收入双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正式生效实施,导致券商代销基金的手续费收入减少。
与此同时,主动型权益公募基金新发行增量有限,存量规模还面临赎回压力。如2024年上半年,全市场基金处于净申购状态,但主动权益类基金、固收+基金等含权类主动品种处于净赎回状态。这使得券商代销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受限,而权益类基金通常代销费率较高,从而导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
不可忽视的是,9·24之前,受市场环境变化、基金业绩不佳等因素影响,投资者对权益产品的认可度下降,更倾向于选择收益平稳、风险和波动较低的债券或固收产品,而这类产品的代销费率通常较低,甚至不收取费用,导致券商代销业务整体收入下降。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业务收成惨烈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业务成为2024年券商业绩中较为惨烈的一项。19家券商均同比下降,仅5家实现正增长。16家降幅在20%以上,11家降幅在30%以上,3家降幅超40%,分别是中国银河(-54.73%)、红塔证券(-42.51%)、光大证券(-42.51%)。
5家券商实现了逆势增长,中原证券(299.53%)、南京证券(193.50%)、东方财富(99.35%)、国联民生(63.18%)、华鑫证券(7.63%)。

这一剧烈分化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场活跃度的影响,2024年全市场股票交易量为20.51万亿元,较2023年的22.34万亿略有下降,基金的股票交易量也有所减少。市场交易活跃度的降低,导致券商交易单元席位租赁的业务量下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随之减少。
另一方面,《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正式生效实施。规定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交易佣金费率不得超过万分之2.62,其他类型则不得超过万分之5.24。这使得整体的佣金费率下降,即使交易单元席位租赁的业务量不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会因费率的降低而减少。
(财联社记者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