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网红景点”到“产业支点”!看黄冈“上春山”的流量转化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02:00    

“上春山”,激荡着满园春色,澎湃着新质动能。

初春时节的黄冈大别山,云雾茶山与烂漫杜鹃构成流动的山水画卷。在英山县杨柳湾镇,00后民宿管家晓雅正用直播镜头带着网友“云采茶”;罗田燕儿谷的研学基地里,武汉小学生子涵第一次尝试滚铁环、打糍粑;麻城龟峰山巅,来自法国的摄影爱好者Jean架起三脚架,等待记录十万亩古杜鹃的盛放时刻。

从“流量入口”到“发展接口”,这些鲜活的场景,正在重塑大别山文旅经济的新版图。

2024年黄冈文旅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接待游客64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7亿元,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品牌创建取得重大突破。推动麻城龟峰山5A级景区创建提质升级,实现鄂东地区5A“零”的突破。红安锦绣铜锣、英山毕昇纪念园、蕲春李时珍文旅区新晋4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至101家,数量占全省第一。

数据背后,是黄冈以“上春山”为支点,撬动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的创新实践。

英山民宿经济“化学反应”—— 资源聚集勾画“茶乡盛景”

千亩生态茶园如碧波荡漾,数栋茶主题民宿点缀其间。站在杨柳湾镇烂柴河村的观景台俯瞰,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如今户均年收入突破8万元。村党支部书记蔡光胜掏出手机展示数据:“今年开春以来接待游客1.2万人次,茶叶谷生态餐厅民宿周末入住率95%,周边农家乐销售额同比增长20%。”

如何盘好盘活这一方山水?2016年,英山县提出打造茶叶谷茶旅融合示范区,覆盖杨柳湾镇,以烂柴河、金鸡岭、新铺街、三门河等13个村,发展万亩茶园带。

杨柳湾镇从规划着手,打破村庄行政壁垒,引导各村抱团发展,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实地勘测,因地制宜,描绘蓝图。设计方案九易其稿,充分吸收村民的“金点子”。

杨柳湾镇镇长童威介绍,13个行政村产业共兴、生态共治、设施共享,共同念好茶叶经,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展示、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科学的规划,撬动了更多资源要素向茶乡聚集。作为茶叶谷核心区,烂柴河村当起了龙头,治河道、修公路、改茶园、建设施,村庄3年大变样。

90后武汉创客小松团队数次来访,欲将沿茶叶谷周边老宅改造成“茶语山居”,保留土灶台、老瓦房、杉木梁的传统元素,植入茶道体验、星空露营等新业态。

“民宿不是终点,而是支点。”中国策划研究院文旅分院院长阮灿如调研发现,杨柳湾形成“民宿+农家乐+茶产业+电商”的共生模式:带动周边200多户茶农升级种植标准,茶叶均价从每斤60元提升至230元;当地还培养了多名本土主播,去年春茶季线上销售额直线上升。

罗田“文旅体商”四维裂变—— “春游+N”带火“春游经济”

万株梅花绘就春日画卷,梅花绵延山谷,如云似霞,2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万株梅花绽放春满山谷迎客》为题,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罗田县骆驼坳镇燕儿谷的绝美春景。

3月初开启的燕儿谷春日嘉年华,赏梅岭风光,品罗田美食,共赴一场诗意的乡村振兴之旅。

3月23日,燕儿谷景区停车场停满鄂A牌照大巴。这个距离武汉2小时车程的乡村景区,正上演“春游经济”的交响曲。

研学基地里,100名中学生学习古法榨油;帐篷营地中,家庭游客体验植物拓染;电商中心内,主播“谷哥”徐志新对着镜头讲解葛根粉制作工艺。“家人们看这野生茶油,色泽金黄、清香扑鼻,是咱们大别山老农的‘液体黄金’......”徐志新的直播一场连着一场,他举着手机穿梭于花海、茶园之间。他的直播间还成了燕儿谷的“云端导游台”——镜头扫过漫山梅海、古村炊烟,让观众直观感受这片土地的生态之美。游客到访景区,可循着直播线索打卡“徐书记推荐路线”,在梅林深处的助农云市集选购特产。

景区负责人介绍:“我们打造‘春游+N’产品矩阵,2月以来接待研学团队3000人次,非门票收入占比达60%。”

数据揭示更深层的变革:燕儿谷片区去年新增农家乐近10家,农户将菜园、果园改造成体验区,单日接待量最高突破700人次;景区联合快递企业设立云仓,周边乡镇的土特产通过“直播+产地直发”模式,日均发单量超过2000件。体育赛事将成为新引擎,优美的自然风光,适合开展健康跑、村超、村BA和山地自行车赛,不仅能带动周边消费,还能扩大影响、借势出圈。

“上春山”成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新引擎。罗田县骆驼坳镇镇长白安会介绍,燕儿谷景区内,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群落依山傍水,推窗即见梅影摇曳,闭户可闻溪声潺潺,让游客在乡野中体验“轻奢慢生活”。生态餐厅以罗田板栗、黑山羊等本地食材入馔,一桌“大别山春宴”将山野之味烹出百般风情。

“这是供给侧改革的生动样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认为,燕儿谷打破景区边界,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其“文旅体商”四维融合模式,使游客人均消费从3年前的120元提升至250元。

麻城杜鹃经济“蓄力出圈”—— 创新引领见证“花海突围”

龟峰山巅,十万亩古杜鹃将于下月中下旬迎来最佳观赏期。麻城龟峰山旅游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邱东旭透露:“以龟峰山景区闻名遐迩的杜鹃花为基底,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旅游+商业’多元化消费场景,探索跨界破圈的新产品,激活文化旅游的大市场,塑造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去年8月26日,龟峰山景区对外发布龟山行、龟山居、龟山仔、龟山客“四龟”全新文旅品牌及多款龟山系列文创产品,景区二次消费呈直线上升。

景区举办系列品牌活动,如:将“体育+旅游”巧妙结合的登山吊锅节,马达轰鸣、尘土飞扬,惊险场景目不暇接的越野赛,代表自由与呐喊的高山音乐节、帐篷音乐季、摇滚嘉年华;举办“佳丽旗袍秀”“影像龟峰山”等各类文化艺术节,让游客从视觉到听觉、从感官到体验,全方位感受不一样的龟峰山。

数字背后是颠覆性创新。景区全面升级智慧旅游系统,实现了手机信号全覆盖,游客无论身处景区何处,都能方便地使用手机进行导航、查询信息、分享照片等操作。龟峰山景区新建了可停放数千辆小车的智慧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智慧导览系统实时显示进出口和各观景台客流。游步道宽敞平整,标识清晰,杜鹃花和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信息随处可见,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体验。此外,景区还投资5600万元升级景区索道,运力大幅提升,有效解决了游客上山难的问题。

更深刻的变革在发生。乘着“赏花经济”东风,麻城形成“一朵花带动一座城”的格局:黄土岗镇建成麻城菊花高新科技产业园,黄土岗镇打造“桐枧冲瀑布+茶旅”线路,城区发展“花主题”夜经济。

春山启示录:用“支点”思维撬动支点建设

邹德祥

黄冈的“上春山”实践,正在书写中部文旅振兴的新范式,用“支点”撬动支点建设 。三个观察维度值得思考和借鉴:

其一,消费场景重构。从英山的“民宿即目的地”到麻城的“赏花+科技”,传统资源通过场景创新产生溢价效应。多家景区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过夜游客占比明显提升,人均停留时间增加。

其二,产业生态再造。罗田燕儿谷的“四维融合”证明,当文旅与农业、电商、体育形成共生关系,就能激活乘数效应。该片区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其三,治理模式革新。各地主要领导领衔文旅专班、“专家智库+市场团队”等机制创新,使决策更贴近市场脉搏。2024年,全市文旅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市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87个、协议投资398.18亿元,当年签约开工项目58个。全市文旅产业在库项目225个,实际入库投资82.4亿元。2023年黄冈文旅项目投资增长73%,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2万家。

“春天的山峦永远充满希望。”登临大别山,但见云海翻涌,山花烂漫。这片红色热土上,文旅融合的春潮,正激荡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邹德祥

编辑:毛紫叶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神木答卷

2025-04-02 15:18:00

农历三月三,邹鲁民俗春游热

2025-04-02 09:09:00

市民游客都玩嗨了!海南“三月三”五指山主会场举办民族趣味运动会

2025-04-01 23:29:00

重磅官宣!今晚8点!洛阳!洛阳!

2025-04-01 14:56:00

当消费遇上AI|导游、歌舞、咖啡拉花都是机器人,上海旅博会聚焦AI新旅行

2025-04-01 13:52:00

从“网红景点”到“产业支点”!看黄冈“上春山”的流量转化密码

2025-04-01 11:02:00

华阴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联合多部门开展森林防火督导检查

2025-04-01 09:47:00

机器人成广西千年歌圩“显眼包”

2025-03-31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