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广泛发动侨界人士参与全运、助力全运、共享全运,本报今起推出“侨见全运”专栏,通过挖掘广州侨界人士的典型事迹,展现华侨华人在体育竞技、文化交流、公益支持、赛事服务等领域的突出贡献,弘扬华侨华人的体育精神与家国情怀,提升全运会的国际影响力,激发全球华侨华人关注和参与全运。
一手持剑,一手扶轮椅,出剑、躲闪、再出剑……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20多名坐着轮椅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击剑训练,广东击剑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轮椅击剑队主教练龙杰在一旁指导。全员抓紧时间备战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龙杰年少成名,是中国第一个担任欧洲国家击剑队的领队。他还身兼拉脱维亚国家轮椅击剑队领队和主教练、拉脱维亚粤商会会长,以多重身份推动体育与经贸的深度融合。他以剑劈开隔阂,连接人心;以商会为纽带,促进中拉合作共赢。

14岁学剑 仅训练一个月就获得亚军
龙杰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出身体育世家,父母都是运动员。1985年,14岁的龙杰进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年少的他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那年暑假抱着好玩的心态学习击剑。没想到只训练了一个月,就获得广东省少年击剑锦标赛亚军。
“击剑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乐趣。”从那次比赛后,龙杰深深喜欢上了击剑,并转入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他不断在训练中突破自我,逐渐成长为专业运动员,凭借速度与战术创新成为广东省运动队的“奇兵”。1986年,龙杰获得全国少年击剑锦标赛重剑个人与团体冠军;1995年,斩获全国击剑杯成年赛个人冠军,并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
异国执教 助拉脱维亚获世界杯金牌
龙杰与拉脱维亚的故事缘起于2016年。彼时,龙杰是中国澳门击剑队的主教练,他带队到欧洲参加比赛获得冠军。拉脱维亚击剑协会主席注意到龙杰,并被他的执教能力吸引,于是发出邀请。
“当时我很犹豫,后来协会主席用诚意打动了我。他说,在有需要的时候,我过去当教练,闲时可以回到国内发展。”龙杰说。此外,他曾带家人去拉脱维亚旅行,途中小孩丢了手机,当地人热心帮忙找回,“我被那里淳朴的民风打动。”
最终,龙杰决定接受邀请,带领拉脱维亚击剑队。其间,龙杰将中国训练模式与欧洲技术融合,推动两国运动员互学互鉴。2024年巴黎残奥会,在龙杰的帮助下,拉脱维亚体育代表团8人参赛,获得了3金1银的佳绩。此外,拉脱维亚国家轮椅击剑队健儿还在轮椅击剑世界杯上获得金牌。
以剑为媒 促中拉企业签署多项协议
龙杰的另一身份是拉脱维亚粤商会会长。近年来,他以体育和商会为纽带,促进中国与拉脱维亚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作为中拉交流的桥梁搭建者,2024年11月,龙杰联合广东省贸促会、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办“2024广东—拉脱维亚”企业对接交流会,组织40余家广州企业与30家拉脱维亚企业对接,促成多项合作协议签署。
“我国与拉脱维亚的合作潜力巨大。”去年,龙杰带领30名首次来华的拉脱维亚企业家参与第136届广交会,促成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商贸对接,安排考察团到广汽集团等广州名企考察,推动拉脱维亚企业了解中国产业链优势。
家国情怀 回国组建广东轮椅击剑队
在巴黎奥运期间,中国轮椅击剑队在巴黎残奥会中取得了10枚金牌。赛后,广东省残联在运动场上向龙杰发出邀请,希望龙杰回国建立第一支广东省轮椅击剑队。

“全国最大规模、影响力最广泛的体育盛会将在‘家门口’举办,一种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让我义不容辞接受了这份邀请,把这些年积累的国际大赛经验奉献给家乡。”去年11月,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龙杰从残联和康复机构选拔选手,成立了广东省轮椅击剑队。
随着全运会临近,龙杰正抓紧结合拉脱维亚国家队经验,为选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队伍即将在6月出征上海全国锦标赛,这既是对训练成果的检验,也是为大赛积累实战经验的关键一战。
“尽管时间短暂,我们力争在‘家门口’的全运会上创造佳绩,为广东争金夺银。”龙杰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