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母网4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摄影报道)日前,有市民致电“烟台民意通”热线6601234反映,我市多个水果市场和早市出现了“新面孔”,卖家声称名为嘉宝果和金西梅的水果,曾多见于南方和全国各大景区,看似是“高端水果”,实则是假货,且价格昂贵。
“珍稀水果”的华丽骗局
日前,记者在芝罘区文化路早市看到,一小水果摊前围着很多人,装得满满的水果筐内还摆着绿色叶子,给人的感觉是新鲜水果。
摊上有两种水果,一种名为“嘉宝果”,一颗颗形似葡萄、外皮黑色油亮,果肉透明、无籽、清甜。另一种名为“金西梅”,形似西梅,外表为晶莹剔透的橘色,一口下去,甜到齁嗓子。这两种小果子价格不菲,售价25元/斤。
“这都是新鲜水果,营养价值高,从南方运来的。”摊主介绍。因其不常见,所以吸引了很多市民围观、购买。“没见过这种水果,买回去尝一尝。”一位市民正在选购。但也有了解实情的市民现场揭穿:“这都是假水果,前两天央视都曝光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期,烟台的福山大集、凤凰台早市、蔚蓝农贸市场等地都有类似商贩在卖“嘉宝果”“金西梅”,售价有的高达40元/斤。
如何辨别化装后的水果?
记者了解到,这两种水果前两年在南方景区卖得比较多。嘉宝果是一种直接长在树干上的南方水果,真正的嘉宝果果梗细长、正圆形、厚果皮、白色果肉、内有大种子跟果肉难分离。市面上买的多为夏黑葡萄或蛟龙果进行加工制成。将成串的葡萄一粒粒剪下,并将果皮打上蜡达到嘉宝果外表油亮的效果,从外形上看果梗粗短、果皮薄、果肉绿、小种子跟果肉好分离。
相比以葡萄冒充嘉宝果,金西梅更甚,根本就不是新鲜水果,而是蜜饯。原料是小毛桃或没成熟的西梅、李子,加上糖精、色素浸泡,就是金贵的“金西梅”了。
为何这些水果骗局屡屡上演却始终有人光顾?最主要的原因是罕见,很多人出于好奇购买。商贩们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销售模式,仅在每个市场停留2-3天。以往在成都、重庆或南方的一些人多的景点售卖,近期,这些水果出现在我市,市民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被这些高价伪水果欺骗,不仅对健康无益,钱包还会受损。
畸形果、边角料被包装成“高端货”
在“嘉宝果”“金西梅”等虚假水果流入市场的同时,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原本普通的果蔬甚至残次品,经过商家精心包装和概念炒作,摇身一变成“高端网红产品”,价格翻倍,消费者却浑然不觉自己正在为“智商税”买单。
市场上热销的“爆炸桃”,号称“天然爆裂、甜度更高”,售价高达10元/斤。然而,农业专家指出,这不过是普通桃子因生长异常或病害导致表皮开裂,商家却借此制造噱头。更令人担忧的是,裂口处可能滋生霉菌、残留农药,食用后存在腹泻甚至中毒的风险。
近期走红的“辣椒芒”,标榜“核细如牙签,果肉饱满”,售价33元/斤。但业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贵妃芒发育不良的畸形果,原本属于低价处理的次品。商家通过改名换姓、夸大宣传,将其包装成稀有品种,价格翻了几番。
标榜“美国进口”“婴儿级品质”的水果胡萝卜,价格是普通胡萝卜的12倍,包装上标注“Baby Cut Carrots”(切制小胡萝卜)。但事实上,这类产品并非特殊品种,而是将普通胡萝卜切削打磨后制成。由于国内消费者对加工工艺不熟悉,商家便借此抬高价格,制造“高端”假象。
专家提醒,这些“网红果蔬”的共同特点是——利用信息差,将普通甚至劣质产品包装成稀缺、高端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务必理性判断,避免被营销话术误导。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巡查,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