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是清明节气。4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有的青少年把交互式AI当成“心理树洞”来倾诉自己的烦恼。对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表示,总的来讲,AI的社交互动不能取代真人的互动,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做一个小小的补充。AI交流不利于青少年社会化和情感方面的学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黄薛冰
黄薛冰表示,青少年对交互式的AI软件接受起来非常快,这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关。但是,如果只是单一地和AI软件交流,或者过度沉迷于AI软件,也会造成坏处。因为社会化是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在和人交流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社会化即和别人去交流,接受别人的评价、反馈,进而来调整自身的认知、行为,去符合社会规范。“所以,跟真人交流虽然有一些评价会让我们觉得有压力,但是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孩子跳出自我的视角,能够从外在的视角审视自己,进而调整自己,这个很重要。”
黄薛冰指出,另外,和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去学习识别别人的情感,如通过表情、动作感知情感;也能够学习和模仿别人是怎么表达情感的,例如怎么说、说还是不说、社交距离是多少、眼神接触要怎么样。孩子如果一味地和AI交流,就丧失了这样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不容易把握社交的界限,会逐渐变得情感平淡、疏离,好像机器人,这是AI带来的坏处。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邓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