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蕴含着地球的钥匙、生命的密码,是文化千岛、多元民族民俗的活态样本,堪称一座‘天然博物馆’,是研究文旅融合与博物馆融合发展的范例。”7月25日,在“一带一路”文旅和博物馆融合助推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研讨会上,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石培华说。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石培华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浓缩展示的精华,也是‘一带一路’国家相互见证文明灿烂和交融的精神空间。”他说,博物馆正在成为文旅消费的“顶流”,文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博物馆全面拥抱文旅需求和各方游客,这一转变使博物馆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石培华认为,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行动框架为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贵州作为“天然博物馆”,是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遗的“活态博物馆群落”,对东盟国家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当‘一带一路’遇上山水博物馆,贵州模式为文明互鉴打开了新通道。”石培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秋红
实习生 崔欣玉
编辑 袁航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