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4月15日晚间,中海达(300177.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2亿元,较2023年大幅减亏97.08%;扣非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增长81.98%。尽管亏损幅度显著收窄,但公司仍未摆脱亏损局面,这已是其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净利润为负。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海达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4.3亿元和-0.12亿元。2023年亏损大幅扩大,主要受行业需求疲软及资产减值影响;而2024年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成本优化及部分业务复苏,但仍未实现盈利。
中海达主营业务涵盖精准时空感知装备、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三大板块。然而,受宏观经济下行、基建投资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传统测绘装备业务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尽管公司在自动驾驶、海洋探测等新兴领域有所布局,但收入贡献仍较为有限。
近年来,中海达持续加大在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北斗应用、海洋声呐探测等领域的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占营收比重约11.7%,显著高于行业均值。然而,高研发尚未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导致利润持续承压。
与此同时,在测绘装备市场,竞争对手华测导航(300627.SZ)凭借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渠道优势,持续挤压中海达的市场份额。行业价格战加剧,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由于连续三年亏损,部分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询问公司是否面临“ST”风险。中海达回应称,目前未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并强调将继续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努力改善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