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梅州讯 (通讯员 梅组轩)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原中央苏区县,历来是梅州地区和闽粤赣边区革命斗争的中心。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全区共有红色革命遗址旧址68处,有姓名可查的革命烈士1047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
近些年来,梅县区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方法新模式,通过建强阵地、培优师资、优化课程,深挖红色资源“富矿”,推动党员教育夯基扩面、提质增效。
立足本地“红色家底”,开发雁洋“叶帅故里”、梅南“九龙烽火”、松源“九月来信”等一批红色文化特色教学线路,形成“多点联网”的立体式红色阵地矩阵,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就近就便开展党性教育提供良好条件。深入实施镇街党校办学质量提升年行动,全面推进镇街党校和党校分教点、现场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百万党员进党校”,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共育机制,依托党校主阵地分级分批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实现一个点就是一堂课,切实增强教育培训对党员的吸引力。
突出“家门口”的红色队伍建设,精心选聘组建50人的专兼职讲师,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类别党员需求,用接地气的语言、听得懂的道理、讲故事的办法开展“点单式”授课,进一步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精准度。推动党性教育与研学实践相融合,组织开展“重走一次红军路、聆听一次党课、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听一个红军故事、吃一顿红军餐”为主要内容的“行走的红色课堂活动”,依托38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打造乡村大讲堂等现场教学点,开发一批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现场教学课程,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