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介绍,语言文字智慧化学习已广泛开展。其中,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全面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制发电子证书9000多万份。“广东省建成全国首个普通话水平测试智慧考场。”刘培俊说。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也在会上介绍,广东省教育厅支持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研发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舱、声纹分析系统等,打造全国首个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智慧考场,首创“随到随考”测试模式,普通话测试效率大幅提升。
朱建华表示,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充分发挥数字中文建设赋能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省将着力实施语言文字信息化五大赋能行动:
一是赋能教育发展行动。重点聚焦数字化语言资源课程和智慧教学新范式,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构建丰富多样的数字课程资源库,优化师生教育教学模式。
二是赋能科技创新行动。重点依托高校,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开展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科研攻关,加强优质语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赋能文化传承行动。重点加强古籍数字化整理技术研究,运用图像识别、文字转换等技术,对珍贵古籍进行高效、精准的数字化处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赋能产业升级行动。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语言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语言产业集群。
五是赋能社会进步行动。重点指导建设应急语言数据库和智能翻译系统,提高多语言应用场景下的服务能力。
来源:南方+客户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莫丽平、佃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