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宣城5月27日电 (记者汪瑞华、张俊、苗子健、陈曦)“昆山路、昆山湖、昆山人。”自打来到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老家在江苏的杨彬,习惯了如是介绍自己。
“虽然这里离家200多公里,但早已是他乡变故乡。”2024年2月,安徽欢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身为厂长的杨彬,跟随企业从常州来到宣城狸桥。
“企业紧挨高速口,巧的是,旁边有条昆山路,当地还有个昆山湖。”杨彬笑言,不知道的,还以为就在自己老家。

俯瞰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宣州片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安徽欢驰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安全件生产的企业,2022年8月落户到位于狸桥镇的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宣州片区,2024年2月建成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2亿元。
来到生产车间,只见辊底式加热炉、液压冲压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偌大的智能车间里,只有几个工人穿梭其间。
“上料、冲压、切割、点焊……全部实现自动化,目前看到的冲压件就是汽车左A柱下内板。”杨彬介绍,因为新上的是智能热压线,从上料到液压成型,只需短短7分钟,几乎是一气呵成。

热压成型的汽车部件。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在长合区宣州片区,像安徽欢驰一样,初来乍到扎根一方的企业不在少数。
其中,有涉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也有涉及装备制造产业的,还有涉及工业母机的……虽然行业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来自长三角。
总部在浙江的宣城钜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钢构制作、安装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公司,今年年初正式投产。

在宣城钜实智能制造车间,机器轰鸣,焊花四溅。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我们年设计产能30万吨,虽然投产才几个月,但订单排期已经排到明年上半年,项目覆盖广东、山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车间里,孙运起扯着嗓门朝记者说,因为都是单体大件,所以全部订单生产。
身为钜实智能的宣城基地负责人,孙运起和杨彬一样,老家也在江苏,“落户狸桥,手续办理、人员招聘、政策兑现等事宜,当地政府都有专人对接,我们只管安心生产。”
话里话外,孙运起打心眼里没把狸桥当外乡,狸桥也没把企业当外人。
因为长合区的诞生,给双向奔赴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位于长合区宣州片区工业母机产业基地的方冠(安徽)数控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最早一批落户长合区宣州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

钜实钢构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从常州迁址到狸桥,地理上是跨了省,但对于方冠自身来说,广交朋友机遇多,政策给力,加上自身努力,发展就更有底气。
在组装车间,记者碰到正在装配圆盘式刀库的常子中,今年31岁的他,虽然不是常州人,但跟着企业一同来到狸桥,一同成长,曾经是学徒工的他,如今已是车间里的技术能手。
“气缸、轴承、电机、刀臂,每一个部件在出厂前都要完成校验,一套标准刀库组装下来,大概50分钟。”常子中告诉记者,因为方冠数控科技的落地,还吸引了其上下游10多家企业先后落户狸桥。

在方冠装配车间,工人正在校验刀库。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在当地,方冠数控科技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的成功经验,也成为一段让人称羡的佳话。
“我们来自长三角,投资长合区,就是投资未来。”如今,已经成为不少外来企业的共同心声,是一见钟情,是一拍即合,亦是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