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传承记忆 真相永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0:56:00    

中新社南京4月4日电 (记者 朱晓颖)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4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青少年学生、国际留学生等手持菊花肃立,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4月4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参加清明祭仪式。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灰色厚重的“哭墙”上,黄白色菊花围成“奠”字。工作人员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行三鞠躬礼。

“只要身体允许,我每年都来。”在家人的搀扶下,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走到“哭墙”前,凝视着墙上七位家人的姓名,眼中含泪。1937年冬,夏淑琴一家九口人中的七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当时只有8岁的夏淑琴和她4岁的妹妹夏淑芸侥幸活下来。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中,至今身上留有伤疤。

4月4日,外国友人参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25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8周年。目前,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平均年龄超过90岁,幸存者后人们肩负起传承家族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重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于2023年离世,其儿子葛凤瑾参加了当天的清明祭仪式。葛凤瑾看着“哭墙”上亲人的名字说:“三爷爷、舅爷爷……我来看你们了。我爸爸生前对传播这段历史认真又执着,下面就由我来接力。”

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外国留学生们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面对面交流。来自埃及的法易表示,在多次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他成了馆里的紫金草国际志愿者,他希望年轻人都能成为传播和平种子的使者。

4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将写给遇难亲人的信投入时光信箱。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清明祭仪式末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将写给遇难亲人的信投入时光信箱,寄托哀思,祈愿和平。(完)

相关文章

百度地图植入“车道广告”引众怒,网友:关不掉,影响行车安全!各方回应

2025-05-10 07:59:00

(寻味中华丨非遗)指尖悬丝活傀儡 千年手办火“出圈”

2025-05-07 08:41:00

150个普惠性托位将落地!绵阳这个项目预计本月封顶

2025-05-06 16:30:00

南京一家医院涉嫌违规提供辅助生殖服务 相关部门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2025-05-05 16:55:00

记者走基层·聚焦“五一”假期|废弃锅炉房 “五一”飘书香

2025-05-05 08:11:00

订单火爆、发货繁忙 以旧换新带动假期消费市场焕发新活力

2025-05-03 14:19:00

增诉滥用职权罪 尹锡悦遭韩国检方追加起诉

2025-05-01 12:23:00

“飞一天亏一天”? 幸福航空假期前突传停航消息

2025-04-29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