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安康汉滨法院吉河法庭通过全流程线上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因微信购物引发的产品质量纠纷。消费者王某足不出户,在调解群内完成协议确认并实时收取赔偿款,实现从立案、调解到履行的全程线上闭环,彰显“互联网+司法”便民服务的创新成效。
2025年1月,消费者王某通过微信于被告处购买4盒保健品,食用后出现心慌、鼻塞等不适症状,就医时发现产品无生产厂家,销售厂家也早已注销。王某遂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在线提交立案申请,上传交易截图、产品实物照片及门诊病历等电子证据,主张被告返还货款及赔偿款共计16500元。吉河法庭立案审核后迅速启动线上调解程序,法官依托电子证据,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展开责任认定。
调解初期,法官采取“背对背”沟通策略,分别向双方阐明法律条款与实际经营责任,经过两轮电话协商,双方将赔偿金额从诉求差额15000元逐步缩小至5000元争议区间。法庭又组建“一案一群”调解工作群,集成文书送达、证据展示、协议磋商等功能。买卖双方通过文字确认、语音沟通等方式实时互动,最终达成调解方案,被告返还货款及赔偿款共计10000元。法官在线签发民事调解书后,被告通过移动支付即时在群内履行赔偿义务,实现纠纷化解“一次不用跑”。
此次实践突破传统解纷模式,通过电子证据在线核验精准锁定交易事实,通过移动支付功能打通线上履行“最后一公里”,为新型消费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尤其在处理虚拟交易复杂场景中,线上闭环机制展现出高效、便捷的独特优势。(任玥)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