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雪龙2”号踏上回程 此行完成了哪些任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9:25:00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28日),执行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南极罗斯海联合航次的“雪龙2”号结束了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的停靠补给,开始一路往北踏上回程。部分考察队员已搭乘航班回国。预计“雪龙2”号今年6月返回上海。

我国在南极有五个考察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在今年的南极考察中,科考队员们进行了不少新的科研尝试。在南极中山站,今年首次开展了极地高影响天气综合观测试验,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探测仪器,构建了极地高影响天气测量平台。

首次开展极地高影响天气综合观测试验

据了解,南极洲的高影响天气以极端性、快速变化和局地性强为特征,主要包括云雾、暴风雪、下降风、强湍流、重力波及极端温度波动等。

今年,科考队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自主研制的可在极区使用的可见光-红外联合测云仪、球载云粒子成像测量仪、降水粒子三维成像测量仪和重力波温度光谱成像仪等架设在中山站天鹅岭地区,构建极地高影响天气测量平台。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祁威:也是首次开展相关国产仪器的数字孪生极地试验。通过这次南极科考,我们发展出了一套规范化的极地气象仪器试验流程和性能探测的评估方法,保证了极地气象仪器稳定可靠工作。

提升对云、降水、重力波等

关键要素观测能力

祁威介绍,多年来我国依托南极中山气象台开展了气象-辐射-雪冰要素综合观测试验,臭氧及大气成分观测,但探测和大气综合试验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云、降水、重力波等对航空保障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要素观测能力不足。在南极开展高影响天气观测,除了要保证自研仪器的技术领先外,还需要考虑南极极端低温与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仪器环境适应性。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祁威:为了保证自研仪器的稳定可靠运行,我们构建了集数据传输、运行监控和性能评估于一体的极地气象观测平台。此外,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降低运维成本,我们还引入了数字孪生虚实融合系统。在极地高影响天气测量平台建成后,数字孪生系统能为气象仪器提供实时监控与预警、故障诊断与排查等功能,支撑高影响天气观测试验。

提升预报水平

支撑极区航空保障能力

据了解,通过极地高影响天气测量平台的长期观测,将获取大量精细化的云、降水和重力波等天气资料。将这些天气资料应用到云物理、降水物理研究,以及数值预报模式中,能够有效提升预报水平,最终支撑极区航空保障、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研究。

增压建筑升级

南极高点打造平原生活环境

除了中山站,今年,我国科研人员还在南极昆仑站进行了一系列站区建设相关的科研项目。南极昆仑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设立的海拔最高的考察站。目前,昆仑站已投入使用了新一代极地科考增压建筑,帮助科考人员克服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

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

“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被公认为是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科学研究的最佳实验基地。同时,因为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也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南极昆仑站海拔4087米

年平均温度-52.5℃

中国南极昆仑站就屹立在冰穹A地区,海拔4087米,年平均温度-52.5℃,冬天最低温度可达-83.1℃,含氧量仅为沿海的60%左右,科考队员面临着极端低温和高原反应的双重挑战。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叶智武:本次出征南极科考的主要任务,是部署运行自主研发的极地科考增压建筑,在昆仑站营造一个“类平原环境”,就像一个空间站,隔绝外部环境,建立独立的环境控制系统,大幅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极大减轻了极端环境对科考队员的生理损伤。

新一代增压建筑

空间更大功能更完善

叶智武介绍,此前的第一代极地科考增压建筑,是一个类似于集装箱的单舱,曾随第40次考察队来到这里,用于考察保障和实验测试。而这次实现了更大空间和更完善的功能,能满足本次昆仑站全体科考人员入住,极大改善了第41次南极昆仑科考队员的居住环境,标志着我国南极内陆科考事业关键保障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叶智武:当建筑加压运行后,室内外气压差达到25千帕,温差可达110℃,普通建筑的强度和保温性能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通过结构和材料技术攻关,实现了建筑的高强度、高气密性、高保温性和轻量化。同时,我们还攻克了模块化建筑快速拼装和气密性的难题,实现了少人化快速拼装,我们通过设置预留接口,来年,可以像拼积木一样,实现建筑规模上的拓展。

本次投运的“极地科考增压建筑”已顺利完成多项实验测试,运行安全稳定。未来,昆仑站还将持续推进极地科考增压建筑研发迭代升级。

相关文章

“雪龙2”号踏上回程 此行完成了哪些任务?

2025-04-28 19:25:00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事故原因公布,直接经济损失约1831万元

2025-04-27 13:44:00

明日局部有雨,“五一”直冲32℃!南通接下来……

2025-04-26 20:41:00

山西天气晴朗,部分地区风力较大

2025-04-24 17:37:00

观音镇:以练筑防 共护平安

2025-04-21 21:59:00

福建顺昌:人工防雹保生产

2025-04-20 22:34:00

冰雹+雷暴大风,福建百条预警齐发!福州启动应急响应

2025-04-19 18:41:00

荆州今日多云转阴,明日小雨来袭市民注意防范

2025-04-19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