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台屏蔽机制应兼顾买卖双方利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4:59:00    

□ 胡立彪

淘宝近期推出“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允许商家在自定义推广页面设置屏蔽人群。商家既可以选择完全屏蔽高退款人群和异常退款人群,也可以对退款率较高的人群减少推送、曝光。该功能上线后,很快引发争议。

事实上,“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只是淘宝在个别商品领域进行的试点,目前仅天猫及淘宝服饰行业的商家可申请,涵盖女装、男装、鞋包等二级类目。选择服饰行业试点,主要是因为该领域退款纠纷频发,商家对精准营销的需求更为迫切。

36氪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电商服饰领域的退货率一直居高不下,男装退货率在30%至40%,而女装退货率更是达到50%至60%。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女装是退货率最高的品类,女装直播的退货率高达80%以上。某女装品牌运营数据显示,其店铺退货率长期维持在50%左右,每月因退货产生的仓储、物流等成本超过20万元。据测算,服饰商家每笔退货平均损失超15元,2024年全行业因退货损耗超过500亿元。

高退货率不仅推高商家运营成本,还严重压缩商家的利润空间,影响其经营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淘宝推出“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对于商家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商家利用该功能“有针对性”地定位和筛选目标客户,既能有效遏制恶意退款行为,降低售后成本,也可以减少无效推广,提高经营效率,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压力。

然而,“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友好。尽管该功能设定了使用条件和屏蔽标准,如仅针对“虚构未收货、使用伪造运单、同一商品高频退货等恶意操作”的异常退款行为,及“近90天退款订单占比超过淘宝系用户平均水平3倍,且退货数量达10单以上”的高退款用户,但因设定条件并不科学,容易导致正常行使退款权益的消费者被误伤。

现实中,高退款率并非全由恶意退款行为所致,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商家造成的。一些平台店铺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会对商品进行过度美化和夸大宣传,滤镜、修图、夸张描述等手段层出不穷,“卖家秀”与“买家秀”形成巨大落差,导致消费者对收到商品不满意,引发退货。某投诉平台数据显示,退货率排名前10位的商家中,有6家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商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也是导致退货的重要原因。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忽视质量把控,销售商品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收到商品后感觉货不对板,自然会选择退货。而“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存在算法模型偏差,它只统计退款次数,商家责任的数据没有剔除。若消费者10次退款中有6次原因为“货不对板”,责任不在消费者,但该屏蔽机制仍可能将其屏蔽。因而有人称这种屏蔽机制是另一种类型的“大数据杀熟”。

有法律人士指出,淘宝“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将退款率作为屏蔽标准,涉嫌算法歧视,而且核定过程不公开、不透明,消费者可能既无法查询自己是否被屏蔽,也无处申诉。据此,平台需明确“高退款率”的量化标准及申诉渠道,避免因数据误差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并未附加退款率限制,淘宝设定屏蔽功能涉嫌构成隐性消费歧视。

有网友表示,“高退款人群屏蔽”号称“精准营销”,但该功能最大的问题是只对商家开放,消费者却无权屏蔽高退货率商家。这种“单边机制”才是最严重的歧视。数据显示,2024年,淘宝服饰类店铺中退货率超40%的商家占比达12%,但消费者缺乏有效筛选工具。有专家建议,平台可推出“商家退货率公示”功能,形成“用户选商家、商家筛用户”的双向制衡机制,推动行业从“零和博弈”转向“价值匹配”。

电商平台制定任何规则、设置任何功能,都需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考量,要做好调查研究,精准制定规则,必须兼顾商家与消费者双方的需求和利益,为双方提供对等的救济手段。

【观象台】

相关文章

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发布公告!!

2025-05-23 15:17:00

三大品牌新品齐出,溜溜梅如何用“好货”创造“梅”好生活?

2025-05-23 15:09:00

平台屏蔽机制应兼顾买卖双方利益

2025-05-23 14:59:00

警惕!这种癌症正在年轻化,25至45岁女性易中招

2025-05-22 08:13:00

为社会信用体系夯实数据基础

2025-05-22 04:39:00

情侣“520”占用地铁无障碍卫生间1小时,轮椅老人在门口苦等

2025-05-21 19:51:00

东盟观察丨广州品牌Colorkey越南爆单,美妆出海东南亚如何打赢新“中场战事”?

2025-05-19 08:09:00

黄金价格高位震荡!黄金销售情况如何?记者探访深圳水贝→

2025-05-19 06:31:00